日本熊本县立大学环境共生学部张代洲教授于8月20日到金沙js3777入口检测深圳研究生院参观访问,并就大气科学研究的相关问题与大家进行座谈。张代洲教授于1983-1994年攻读并获得金沙js3777入口检测地球物理系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4年起在金沙js3777入口检测环境科学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留校工作;1999年开始在日本熊本县立大学环境共生学部任教,主要从事大气物理学、气溶胶物理和化学特性等相关研究。

2017年8月21日,张教授与学生进行交流座谈会。首先,大气组的学生向张教授介绍了各自的研究方向,然后与张教授进行了交流讨论。随后张教授为金沙师生做了两场讲座,主题分别为《近地面大气的层结构》和《气溶胶的垂直分布观测》。

在报告中,张教授以“空气为什么分层”的问题引入,深入浅出介绍了大气层垂直结构的基础知识。从整体上了解地球大气垂直结构,再从动力角度和热力学角度为我们讲解了大气边界层的概念和大气稳定度的判断标准,强调了在大气物理中位温的重要性,并详细说明了在一天中对流混合边界层的动态变化过程。

围绕“热力边界层与污染物分布关系的研究案例”展开。首先向我们科普了对流边界层内白天气象要素的分布及不同层结的物理特征;接下来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基于探空气球与飞机观测的手段,针对日本及我国北京、太原等地高空气溶胶粒子的垂直分布及其与气象因素的关系研究,特别强调研究气溶胶等的垂直分布时一定要按照不同高度的热力层结讨论气溶胶粒子的物理化学特征。同时,张代洲教授将不同大气层结的气象特征与对应大气层气溶胶的电镜照片相结合,发现在北京2007冬季的观测中,700-1000 m处存在明显的气溶胶层,主要是前一天未被对流泡穿透的中性层结在夜间稳定后残留下来的。

讲座结束后,张代洲与大气课题组的老师、同学展开了积极热烈地座谈讨论,谈到气溶胶对天气及对气候的影响,气溶胶的研究方法和垂直分布等。之后,张代洲还就学生们的研究领域与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在科学思维上为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在报告中,张教授不断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大家的思考,达到了良性双向互动,令学生们受益匪浅。

本次讲座及座谈会为同学们在气溶胶观测和数据分析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与帮助。同时,张教授还结合自身经历告诉大家,在科研中需要多加深入思考,听取他人意见;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形成自己的想法,并以严谨的态度去梳理和考证细节,来获得更科学和有趣的结论。